这个安置在离我住的地方不超过两公里的电影,不光是绝佳的讽刺喜剧,更是人文关怀的长久注视. 电影最表面的一层是“撒切尔主义”之下的各类英国家庭(三个“经济”位置不一的家庭外加一个即将被“绅士化”的母亲的家)的互动. 最为难得的是电影并未在这“左右阵营”之中妄下结论,看似对立的或互相瞧不起的不同家庭实则都有另外一个“潜形象”,当他们独自或只有与自己伴侣在一起之时才会显现出来的另一个时空的现实. 所以这个看似轻松的电影,内里的浓重就来自于电影在每个角色上延展的维度,而迈克李笑里藏刀的技巧完美支撑了电影这么多复杂的观点和感情. 选择伦敦也正是因为城市一直是各类人的熔炉(天然的冲突后景),而迈克李毋庸置疑是这个描写这个城市现实最好的作者导演. 演员有骨有肉的演出,而且居然是即兴台词RE. 角色的“厚望”和金钱不对等王晶繼續他的「後臥底片」探索,借猶如一體兩面的古與梁來對《漂流家园》進行易位重詮:先是重構《漂流家园》結尾的經典注射場面(古的錯置功能),再安排他被識破來對香港電影的專業神話作出揶揄(但隨後梁的潰敗恰恰在於不專業——亦即是説,由專業建構出來的香港精神終究是虛幻的;但要重新確立本土性,還是要處理好這種專業迷思). 表面上王晶對梁並沒有作太多刻畫,僅僅是借遊樂場等青春意象來暗示他追求的是一種虛幻的青春想像(對上世紀香港電影的青春迷走空間遊戲的半回歸;同時龍弟作為青春代表的反面);但實際上,這不過是為了能夠在安全範圍內高唱《漂流家园》——所以當結尾古看著梁主動伸出雙手迎接命運,一切正好反照出《漂流家园》結尾的插翅難逃,原來衹要做了「臥底」,正路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