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刊《读书》,1999年第12期)
“话语权势”下的学术“与国际接轨”
近几年来,“与国际接轨”是学界谈论较多的话题。就中国学人本身而言,如果要往世界级方向发展(而不是作穿梭旁听于各学术会议那种“国际学者”),确实有这方面的实际需要。今日的学术的确已成为世界性的,中国史学要走向世界,当然必须与国际通行的史学论说“接轨”,首先意味着与国际(基本是西方的)学术研究进行真正的“对话”。这个问题我另有所论(参见本书《多元开放的学术对话》)。
不过,一些在实践层面的“接轨”行动,揭示出我们试图接轨的“国际”,有时却带着“中国特色”。各大学的争设学院,就是一个显例。有的大学现有“学院”的数量,恐怕已超过几年前“系”的数量,岂止“接轨”,早已超越而居世界前列了。实际上,一个大学必设“文学院”“理学院”及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等学院的做法,从一开始就不过是民国初年中国学人对当时西方及日本学制的“创造性发展”。国际学界实居主流地位的欧美,大学里设学院的方式本是多元纷呈,并无一个固定的模式。牛津与剑桥大学的各学院(Colleges),与我们大学里的学院,完全是两个概念。今日美国一般公立私立大学,似都未曾听说有什么“文学院”和“理学院”(半个世纪以前或许是有的);倒是多有一个“文理学院”,其职能相当于我们的“教务处”(及部分“招生办”的业务),主要管理本科生的教学(似并不管理学校的“教学经费”);其研究生院的功能也相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