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我国以铜、铁为主要原材料,铸造了数亿枚五铢钱币。这庞大的数量意味着它们必然曾流遍南方丝绸之路各处,带着那些如珠玑一般的历史,深埋地下。
光阴飞逝,时间轴飞速向前延伸到了20世纪,以田野调查发掘工作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在我国出现,考古学者、专家在很多墓葬中都见到了这种传奇的货币。
1976年,凉山州博物馆在距西昌黄联关镇约7公里的石嘉乡,发现了一处新朝(历史上划分东汉、西汉的标志之一)“货泉”钱范和铜锭窖藏。
1984年6月,凉山州博物馆原馆长、研究员刘弘和工作人员刘世旭在州日杂站废品仓库拣选文物时,又惊喜地发现了一件五铢钱铜范。
这件铜范残长10厘米、宽7.5厘米、厚0.5厘米。铜范上,铸有8枚五铢钱。钱径2.6厘米、穿宽1厘米。“五”字交笔弯曲,与上下两横相接处呈垂直状,字体宽大。“铢”字,“金”字头呈三角形,较大,四点较长。“朱”字头圆折。据判断,与洛阳烧沟汉墓“m”形五铢钱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