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看来,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正统”概念说的是最高统治权的合法性,它既指这个权力在空间里的兼综,又指在时间上的延续,前者体现了统一性,后者体现了连续性,两者结合构成了这个概念不可动摇的基本内涵。
(三)邹衍的五德终始说
依古人的理解,五德终始说必属于历史正统观的范畴。班固《典引》所谓“膺当天下之正统,受克让之归运”。李贤等注:“正统谓汉承周,为火德。”这说明,汉唐学者们相信,禅让式的政权授受(克让)及五德运转(归运,火德,这些都是五德终始说的重要内容)就在“正统”概念的外延之中。可是,为什么至今还会有人把五德终始说排斥在历史正统观之外呢?我们知道,五德终始说更强调王朝统治纵向的连续性,而以往有关“正统”概念的定义中,恰恰缺少纵向的连续性这一面。如果以为前者只有纵向连续性的意义,而后者只有横向的统一性的意义,当然不会把两者看作兼容的了。现在好了,我们知道,除了横向的兼综之义,“正统”概念原本就有纵向的承接之义,这样一来,强调纵向连续性的五德终始说就可以理所当然地归于正统观的范畴了。
在古代中国,历史正统观究竟起源于什么时候呢?作为历史正统思想,五德终始说又是何时兴起的呢?揆情度理,思考最高统治权的合法性问题,肯定要早于“正统”概念的提出。它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已经存在着某种程度上代表国家统一的政权,同时还存在着政权的承继或更替,统一和正当的更迭,前者是横向的,后者是纵向的,两者的结合,就是王朝合法性的根据。对这种合法性及其根据进行自觉的反省,就应属于历史正统观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