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〇年十一月,贵州省成立防疟委员会,刘廷蔚任委员。
一九四四年十月,中国昆虫学会成立。一九四五年一月,刘廷蔚当选为该学会候补理事。
据《贵阳市花溪区志》载,一九四五年,该地区为防止稻苞虫,全境推广刘廷蔚制发的“稻梳拍板”。
刘廷蔚在实验室(刘荣黔提供)
刘廷蔚签赠本
一九四六年五月,天津军粮城七里海草原赤盐滩发生大面积蝗灾。此地系黄河故道,芦荻丛生,易于蝗虫繁殖,为蝗灾多发地。有一年,军粮城附近的一千七百亩稻田,三小时即为蝗虫侵蚀一光。该年蝗灾生成后,四路向南移动,每一路长有三里,宽约五六里,估计有两亿八千头。其时正逢夏季农作物收割时节,若不及时消灭,后果不堪设想。灾情引起多方关注,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也派员前来调查。
刘廷蔚时任农林部病虫药械制造实验场北平分场主任,临危受命,带领二十多名技术骨干赶往灾区,夜以继日散布毒饵、喷射药剂。无奈栖息于芦苇丛中的蝗虫数量庞大,不能短时间内予以消灭。这时美国海军陆战队恩来德上校来参观治蝗工作,刘廷蔚谈了困难所在:用喷雾器喷射药剂,难以深入芦苇丛中。商讨之际,刘廷蔚忽然想到陆战队所用喷火器,请求帮忙一试。恩来德上校慷慨应允,迅速调来三十五名士兵携带六台喷火器,前来助阵。喷火器曾在硫磺岛战役中烧出躲藏在岩穴中的日军,现在把枪口对准飞蝗,可谓是头一遭。想不到效果显著——美军还希望得到一份科学报告。由于蝗灾区域一部分为国民党统治区,一部分属共产党管理的解放区,为了使刘廷蔚他们展开全面的捕杀工作,国共双方分别由郑介民、叶剑英签署联合证明,在军粮城以北直径十公里的范围内施行灭蝗时,予以协助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