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海德格尔的看法:“语言本身从根本的意义上说是诗。”[7]但通常人们所说的语言已经异化、堕落成了概念式的语言,所以通常的“人言”、“小言”不能通达“道言”、“大言”。
那么,“小言”与“大言”、非诗性语言与诗性语言的区别究竟何在?
一般都是从感性与理性的二元对立中来作这种区分,前面所说的概念式语言与超概念式语言就是以这种思想为基础的。这样的区分虽也符合实际,但未说到深处。从存在论的角度来看,世界、真理是在场者、显现者同其背后的不在场者、隐蔽者的融合,也是主体与客体的融合。概念式语言(日常语言和科学语言)的存在上的根源是站在主客关系的立场上,以在场者之显现为语言的本质,而排斥、抹杀不在场之隐蔽的作用。反之,诗性语言(严格说来是语言的诗性)的存在论根源在于主客融合,重视不在场者,一心要把隐蔽的东西显现出来。所以,诗性语言的特性就是超越在场的东西通达于不在场的东西,或者说得更通俗一点,就是超越“此”而达“彼”,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就是超越“世界”而返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