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心理学已经多方证明了生理因素不是制约个体心理发展的唯一因素,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成人就会越来越重视对幼儿相应社会规则的教育,并且借助社会规则来约束幼儿,随着幼儿大脑机制的成熟,也就开始逐渐接受并内化这些规则,这就使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控制水平逐渐提高。
(二)幼儿自我控制的性别发展特点
本研究发现无论是从自我控制各个维度来看,还是从总体发展水平来看,女孩的自我控制水平显著高于男孩。
男女之所以在自我控制水平上会有差异,首先是和男女发展的生理因素相关,是由于激素等生物因素影响的结果,如实际观察中也发现,男孩更喜欢追逐、打闹等比较剧烈的游戏,而女孩更喜欢洋娃娃、拼积木等比较安静的游戏。其次,男女性别差异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特定社会总是对不同性别的人有不同的限制和要求,社会规则普遍要求男性更具冒险精神,而女性要更遵守规则,所以父母、教师及大众媒体等社会因素,就会按照社会所允许的行为去教育不同性别的幼儿,父母往往为子女选择不同的生活用品与玩具,并对不同性别的孩子抱有不同的期望,在日常生活中对儿童同样的行为也会因性别差异而采取不同的反应方式。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父母和教师依据社会文化的要求给予他们不同性别角色的对待,鼓励和强化儿童表现出适合自己性别的行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灌输性别角色的指导。最后,幼儿自身的性别认同行为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幼儿的性别化行为在2岁时就有所表现,3岁以后幼儿的性别差异更为明显和稳固,有时表现出对性别角色规定的过分顺从,5岁左右的幼儿,除了严格按照某一性别角色规定去行动,还常以性别角色标准为依据去评价和要求其他同伴的行为。